发布日期:2011-08-03 00:00:00浏览次数:5021来源: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作者: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2010年云南省第二轮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启动,项目建立健全了项目领导、项目管理和技术支持体系,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组,项目管理办公室设于云南省健康教育所。项目在13个州市17个县(市)开展,在延续原省级综合项目12个无国际和国内项目翻盖县份的基础上增加了5个新项目县。除延续第一轮省级综合项目的从略外,还将重点放在了全面提升项目地区艾滋病综合防治能力,减少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控制性病发病率,降低艾滋病病死率、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有效遏制艾滋病的流行与蔓延。
项目周期:3年,2010年1月-2013年3月。
项目覆盖全省13个州(市)的17个县(市):昆明市安宁市、昭通市永善县及镇雄县、曲靖市会泽县、楚雄州牟定县及姚安县、玉溪市通海县、红河州石屏县、普洱市宁洱县、大理州永平县及巍山县、保山市施甸县、丽江市玉龙县、怒江州兰坪县、迪庆州维西县、临沧市凤庆县及永德县。
云南省第二轮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2011年工作要点
1、政策的倡导与部门的协调
注重针对第一年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多部门领导的动员、开发及协调,强调多部门的参与。
2、工作人员能力建设
其中的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强调学有获,目的性强。考察活动结束后要撰写报告
3、强化宣传教育,提高防艾意识及能力
3.1 加强校内及校外青少年教育活动
项目工作的重点强调以小组讨论、专题活动等方式,让青少年了解毒品(含新型毒品)以及如何处理性行为与性关系。
项目支持青少年自己组织艾滋病交流活动,可以通过案例、故事、场景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性与艾滋病、毒品与艾滋病的知识,了解传统毒品与新型毒品方面的内容;也可以支持青少年开展关于艾滋病的专题讨论及校园活动,包括由学生编制自我教育的简易刊物。
3.2 流动人口宣传教育活动
对流动人口开展安全套营销活动,强调开展多形式的艾滋病干预活动,避免单纯采取培训和发材料的形式。
3.3 以社区为基础的宣传教育
将社区的宣传教育工作与日常防艾中的创建综合示范社区活动相结合。重点以艾滋病宣传教育、服务推广和减少歧视为主题。
3.4 少数民族宣传教育活动
重点选择受艾滋病影响的社区,如大型工地临近社区、流出、流入人口较多的社区,或有特殊民族风俗习惯或行为模式且因此具有艾滋病流行风险的社区开展宣传教育。
4、高危人群行为干预
4.1 女性性工作者干预
有妇女健康中心并运作良好的县将继续获得本项目经费支持。强调该项目与其他支持经费的整合。
当地的女性性工作者人数在200人以上,并且已经培养了骨干的县市可以支持2名骨干的工作补助,500元/人/月。
女性性工作者人数较少,并且妇女健康中心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县不再支持开办妇女健康中心
4.2 针对吸毒者的行为干预(无毒县不开展)
重点支持与禁毒法结合的社区干预,强调公安和卫生防艾工作的结合。
支持同伴骨干和社区小组为基础的针具交换、安全套推广等活动
5、完善艾滋病检测与服务网络
重点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县、乡村)PITC服务技能,为完善艾滋病服务体系打基础。
重点为培养基层机构的服务能力,并促使基层服务点的运转。但不支持单纯通过奖励的形式来促进工作。
项目可以支持对贫困人员的相关检测进行相应的减免,每县不超过3000元。
6、强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综合管理,提供优质的关怀支持服务
支持感染者进行综合管理,预防性教育、配偶检测动员等难点工作,不支持常规的感染者服务工作。
探索有效的感染者管理及提高药物依从性教育方法。
感染者生产自救工作模式探讨。不支持单纯的感染者关怀与救助工作 。生产自救强调能够使得项目投入经费循环使用
7、创新性活动(符合当地实际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针对当地流行特点,有现实意义能够解决问题。
强调有特色,结合当地实际,探索符合当地艾滋病防治需求、现状,可以推广运用的创新性活动(1-2项)
不支持将前面相关内容的工作放入创新性活动或将常规性活动作为创新性活动。
下一篇:《云南防艾》2013年第3期
已有账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