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2-10-08 00:00:00浏览次数:13494来源:国家CDC作者: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饱受地震灾害之苦特别多的国家之一。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极强、波及范围极大、救灾难度极大、影响极其深远的地震灾害。地震灾害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也给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进一步明确地震灾害的公共卫生影响,有针对、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地震灾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和帮助下,联合华西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以及有关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总结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践,以及其他国家的地震灾害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经验后,提出了本工作指南。本指南根据地震灾害公共卫生特征,按照灾前准备、灾后应急和恢复重建等核心业务工作分别进行了描述,以期指导各级疾控机构进一步理清思路、积极主动、科学规范地开展地震灾害的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一、地震灾害及危害
(一)地震灾害及特征
包括地震灾害概念,地震灾害的突发性、灾难性、次生灾害多发性、影响巨大性和重建艰巨性等五大特征。
(二)地震灾害的主要危害
1、直接危害。包括: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水、电、气、道路等基础设施破坏,能源供应受损,交通通讯中断,社会服务设施受损,生态环境破坏等;
2、间接危害。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人群健康影响;
3、次生灾害。包括:火灾、化学品爆炸、化学品和放射性物质泄漏、洪涝灾害、海啸、交通事故、社会骚乱等。
二、地震灾害不同时期引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一)应急期,主要是地震灾害在短时期造成的直接后果。
1、对人群健康的直接影响
(1)大量的人员伤亡。主要是指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等造成身体的机械性损伤和死亡;
(2)传染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不清洁的饮用水和食物,大规模人群迁移和聚集,卫生设施不完善,媒介生物迁移和人群暴露等引起;
(3)意外伤害。主要是由火灾,中暑,CO中毒,食物中毒,化学品中毒,放射性物质污染等偶发事件引起;
(3)慢性非传染病病。主要是由于生活和生存环境的改变,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发作;
(4)精神及心理创伤。主要是地震灾害的突发性、灾难性引起的早期心理应急反应,以及生活和生存环境的改变引起的短期心理沟通障碍等。
2、对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的破坏
(1)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受到冲击。一方面是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受损。包括建筑物毁坏,设备仪器损坏,实验室遭到破坏,数据和技术资料丢失。另一方面是卫生服务人员受损。包括个人和家庭成员失踪,家庭财产受损、长期劳累造成的人员减员等。
(2)卫生服务需求增加。由于大量的伤病人员需要紧急救治,大量的心理疾患者需要疏导,因此,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的医务人员和医用物资,如医疗器械、血液等。
(二)恢复重建期,主要是地震灾害的间接后果和长期影响。
1、对人群健康的间接影响
(1)破坏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包括免疫规划,妇幼卫生,精神卫生,药物和疫苗供给等正常工作秩序受到破坏;
(2)打乱了正常生活,身体抵抗力下降,精神和情绪紊乱,极易诱发多种疾患;
(3)生态环境破坏,有可能导致某些传染病升高。
2、对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的间接影响
(1)破坏了公共基础设施。饮水,电力、燃料,通讯和排水系统破坏,导致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工作秩序受到影响;
(2)道路交通和通讯中断,导致医疗卫生服务的及时性受到影响;
(3)媒体、国际国内社会等的过分关注和期望,造成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压力、工作强度和工作难度增加。
三、地震灾后疾控工作周期
分为灾前准备、灾后响应和恢复重建三个阶段。其中灾前准备包括组织准备、公共卫生风险评估、避灾和减灾、应急计划、政策和能力建设等。应急响应应急救援和疾病控制。恢复重建包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恢复、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疾病预防与控制等。
四、疾控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准备不充分。主要是应对体制和机制不完善,物资与技术储备不足够,风险与危害认识不到位,导致灾后短期内工作混乱,不系统全面。
(二)组织机构不健全。主要是指预案启动不经常性,机构的临时性,导致应急指挥不统一,信息不通畅,反应不灵敏,不能有效动员内部和外部资源。
(三)短时期人员和物资缺乏。主要是指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之间存在的短时间差距,导致在人员、应急装备、运输工作和专业设备不足。
(四)工作条件简陋。主要是灾后公共设施破坏,疾控工作现场缺电、少水,食物、药品不足,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五)工作压力巨大。主要是指灾害造成的公共卫生影响大,灾后面临的形势复杂,任务繁重,政府和群众的需求与要求都比较高。特别是“大灾之后无大疫”的艰巨任务,容不得疾控部门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
五、地震灾害疾控工作关键要素
(一)做好日常应急准备工作。包括完成组织准备、公共卫生风险评估、避灾和减灾、应急计划、政策和能力等建设。
(二)建立卫生部门统一协调机制。包括指挥决策,组织协调,监测预警,信息收集和报告,社会动员,应急保障(含物资分发机制)等机制。
(三)当地的疾控力量是战胜灾害的关键。主要是指当地的疾控队伍,比其他力量更熟悉当地的人文和地理环境,能更好的组织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四)外援疾控力量要以灾区需求为导向。外部援助可以帮助受灾地区迅速从灾难的打击中恢复过来。但如果这种援助并不是当地真正需要的,或救援物资和人员过剩,极易给灾区带来新的负担,并影响当地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建立适宜的保障措施。首先是通信保障。采用各种有线、无线以及卫星通讯以及人员传递等方式,保证指挥系统、疾控机构、医院、消防队、机场、车站、港口、各救援力量等重要部门和组织之间的通讯联络畅通,以确保指挥和协调各疾病预防与控制力量的行动,及时了解灾区受灾的消息以及他们的需求。其次是物资装备保障。包括个人生活携行装备、个人防护装备、办公通讯装备和现场快检装备等,确保现场工作顺利开展。再其次是后勤保障。包括车辆的调配,生活安排,各类救灾物品的接收和分发管理等。
地震灾前准备是为了降低地震灾害对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秩序的冲击和破坏,提高疾控部门应对灾害的能力,预防和减缓各种与地震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地震灾前准备主要包括了组织准备、公共卫生风险评估、预防和减轻公共卫生影响、人力资源准备、应急物资准备、现场处置工具准备等六个关键因素。
一、组织准备
(一)建立组织框架。包括指挥部门、协调部门和执行部门的逻辑框架。重点构建日常应急处置中心(EOC),提供相关人员进行规划、组织、获取和分配资源的场所,完成评估灾情和需求、决策应对方式、调动各种资源、启动行动指令、跟踪资源利用和上报工作进展等六项工作任务,来提供政策指导和支持、确定工作重点和协调机构之间行动。
(二)制定政策,即运行机制和制度。
1、机制。包括指挥决策机制,组织协调机制,监测预警机制,信息收集和报告机制,社会动员机制,应急保障机制(含物资分发机制)。
2、制度。包括岗位职责,监督评价,奖惩等制度。
(三)制定计划和预案
1、编制应急预案准备。包括全面分析本系统、本单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及事件的危害程度;排查突发事件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及其危害程度;确定突发事件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针对突发事件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突发事件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
2、预案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组织指挥体系,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信息收集、分析和报告,灾后的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和行动(包括饮水卫生、食品卫生、环境管理与消毒、传染病监测与控制、媒介生物控制、伤害预防、健康教育等),沟通协调方式,后勤支持,安全与保障等相关内容。
3、预案的基本结构。包括背景、目的、职责分工、操作思路、协作配合和附录等六五部分。其中背景可简单介绍当地地震灾害及其影响、预案的必要性等;操作思路可简要说明总体政策、结构和预案目标;协作配合可对报告程序、通讯渠道和建立有效、适宜的协作机制做出安排。附录主要显示协作程序的框架图,以及不同部门支持履行职责分别制定的配套预案等。
二、地震灾害的公共卫生风险评估
收集当地灾害信息,进行危害识别,社区人群、供水系统、环境卫生等脆弱性分析,应对能力分析以及社区风险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风险管理地图。标识出本地区危害、脆弱性提示图和风险、信息资源、物资资源、人力资源分布图。
三、预防和减轻灾害对公共卫生影响
(一)倡导社区环境改善。依靠社区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和动员社区群众清洁生活环境,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防病意识。
(二)参与制定环境安全规则。包括建立供水设施,厕所等公共卫生设施,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等环境卫生地方标准。
(三)评价和督导社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改善。在法律框架范围内,积极主动参与当地建设规划和防震减灾设施的卫生学评价工作中,指导进行合理设置和建设。
(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的安全。确实保障卫生部门自身基础设施设备在地震灾害中免于或减轻破坏。
四、人力资源准备
(一)建立相关专业专家库。建立由公共卫生、医院、交通、通讯等部门以及各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组成的专家团队,完善专家信息,加强专家从业素质、专业能力、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廉洁自律等方面培训和考核。
(二)成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应急队伍。建立由传染病、食品和化学中毒、核和辐射安全等专业的流行病学专业人员和实验室专业人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并配备专业的现场工作装备,进行经常性的培训和演练。
(三)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灾害卫生应急培训。培训分为专业知识培训和现场技能培训两部分;其中专业培训包括各种相关法律、法规,灾害现场信息收集、评估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调查和处置等,现场技能包括各种急救医学知识,急危重病人的急救技能,群体伤病员处理流程,传染病和常见中毒的急救知识,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状态下自救互救技能,心理素质培训以及怎样联络报警,怎样接近伤员等。培训要求制订培训计划和编写培训教材,制定考核标准和奖惩措施,对参与培训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培训实效。
(四)组织灾难卫生应急模拟演习。演练主要是为了检验预案、完善准备、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和宣传教育。演练的形式有研讨式型演练、桌面推演、操作演示、特定功能演练和全面系统演练五种。
五、卫生应急物资资源的准备
包括建筑设施和场所,通讯设施和设备、应急能源设备和物资,交通工具和设备,个人防护用品,队伍标识,健康教育材料,试验室快检设备。准备原则要因地制宜,确保安全、经济和适用。
六、现场处置工具准备
(一)快速评估工具开发。包括灾情、灾后需求、灾后公共卫生风险等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现场条件,采用不同的评估工具。
(二)地震灾害疾控工作手册。经常进行地震灾害疾控工作技术资料的跟踪和整理汇编。
(三)现场个人防护和安全手册。
一、灾后快速反应行动
快速核实和评估灾情,并迅速报告有关部门;启动预案措施,初步确定应急目标;紧急动员专业人员和社会力量参与行动;紧急调配物资调用,实现既定目标;建立公共卫生信息交流平台;收集和反馈群众需求信息;确保监测系统和应急实验室正常运转,核实功能是否健全;编写人事计划、更新联络相关信息和花名册,以供后来者使用,告知后来者目前的工作任务和以待解决的问题;做好国家和政府领导到达现场援助的准备工作;评估已经获得和还未满足的卫生资源需求;做好救援力量的后勤保障和心理援助。
二、现场的协调和组织
重点是疾控队伍内部资源及相关外部资源。包括本地,外援,督导队伍和自愿者等人员管理,物资管理,信息管理,后勤保障管理。
三、灾区公共卫生现状与需求的快速评估
(一)快速评估的原则
根据响应确定优先内容,边响应边评估,建立在可得到的信息。力求快速简洁,不苛求完整全面详尽,
(二)评估的内容
灾情和医疗能力,风险源,服务对象状况,卫生服务能力。
(三)评估的方式和渠道
建立信息收集的机制,临时收集信息的平台。利用评估工具,包括评估表。
(四)评估结果分析和表达,表达渠道。
四、灾后疾病监测
利用幸存的监测能力和开展应急监测;必要时开展特殊人群的症状监测。
五、传染病风险控制与流行病预防
(一)饮用水卫生
指导和帮助寻找、监测、宣传、督导和评估可用的水源;采取简易、快熟、可用的观察和检测手段及评估指标,初步分析饮用水风险,应急饮用水标准,提出可饮用水指导意见;指导采取必要可行的卫生措施,进行饮用水的处理;开展清洁卫生饮用水的宣传教育。
(二)食品安全
识别食物风险,提出可食用的食物类型;及时诊断和处理各种食物中毒事件;尽可能调查食物中毒原因,防止食物中毒的扩大和再发;食物运输、仓储和加工管理;开展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教育。
(三) 环境卫生与消毒
参与与指导人畜粪便、垃圾、尸体的处理,保护水源;采用当地易于接受的方式,指导灾民正确的卫生习惯。
(四)病媒生物控制
采用个人感觉或者利用技术手段等监测老鼠、蚊子、苍蝇等媒介生物活动;指导社会力量正确开展环境消杀灭,控制媒介生物孳生;开展健康教育,指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
(五)丧葬服务与死亡处理
消除尸体在传染病传播中的作用的谣言和误解;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协助有关部门快速制定尸体处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快速评估尸体处理所需资源;指导尸体处理过程中体现的人文关怀和尊重;对尸体处理者提供心理援助。
六、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一)疫情处置
评估紧急情况下特定传染病流行阈值;监视异常信息,并迅速核实;暴发证实,如有可能实验室确认;传染源和传播方式的现场调查;现场控制过程中防止暴露、预防感染、预防疾病和防止死亡;
(二)应急疫苗接种
制定详细的应急接种计划;确定疫苗群体接种策略;接种的危险性评估和后勤需求评估;接种人员培训;接种地点的选择;注射安全;疫苗的冷链;疫苗的紧急供应。
七、意外伤害事故的风险源管理
确定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和致癌、致畸物质,如房屋中的石棉等危险源;指导做好泄漏的巡查和暴露的防范;协助做好泄漏的控制和受威胁人员转移;指导暴露人员的救治和心理咨询。
八、健康宣传与风险沟通
进行灾区的健康教育社会学、流行病学和行为学诊断;以饮水卫生、食品卫生、个人卫生、蚊蝇等媒介防护、疾病常识、就医指南等为宣传重点,利用宣传专栏、宣传画、传单等平面媒体、广播和电视等现代传播手段、以及讲座和口头传帮等传统方式进行宣传。确定媒体和公众沟通核心信息,主动开辟媒体宣传专栏,建立群众健康热线。
九、心理关怀与危机疏导
明确干预对象;遵循干预原则;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根据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不同的心理危机现场干预措施;干预结束后要及时随访和评估。
十、集中安置场所卫生管理
参与和指导安置场所的卫生设施设置和建设;指导做好安置场所的人畜粪便、生产生活污水和固体垃圾的评估、储存、收集和运输,以及媒介控制和环境消杀灭;设立临时医疗卫生防疫点,开展常见病救治、传染病登记、报告工作,开展饮水、食品、环境卫生监测与指导、卫生防病知识宣传等工作,必要时开展症状监测的登记报告工作。
十一、专业人员安全及防护
为参与应急处置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携带安全手册;事先告知可能的安全风险和必要的注意事项;装备个人防护服、防护眼镜、口罩、手套、消毒液等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有可能,进行疫苗注射和预防性服药。
一、恢复重建时期的准确含义和工作重点。
恢复重建时期指的服务体系和能力没有完全恢复的时期。重点是恢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秩序;逐步提高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能力;减轻和减缓地震灾害可能带来的公共卫生风险。
二、公共卫生需求和恢复状况评估与评价
持续对灾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现状与需求,安置点医疗卫生服务、饮用水与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营养、媒介生物监测和控制、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现状与需求,以及特殊人群(残疾人、儿童、老年人、孕产妇和哺乳期妇女等)卫生服务需求进行评估,并实时调整恢复重建策略;开展恢复重建项目效果评价,提高项目效率。
三、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一)传染病监测与报告
根据灾区实际情况,科学规划、设计灾区传染病监测网络,确保疫情监测报告系统覆盖灾区所有临时和固定的医疗卫生单位以及城乡社区。通过监测报告网络的恢复重建,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指导、培训和督导,疫情分析会商机制的建立,实验室重点传染病诊断能力的加强,不断提高传染病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发现和识别聚集性病例或暴发苗头。
(二)传染病暴发调查与控制
努力提升传染病暴发疫情识别的技术手段和发现能力;完善传染病暴发调查和控制程序和规范;吸收和增加专业人员,并及时进行流行病学等知识培训;提高实验室重点传染病诊断技术装备水平和检测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疫苗接种和公众教育等手段的技术储备和能力;不断开展传染病风险评估和危险源控制,减少和减缓传染病暴发的发生频次。
(三)媒介昆虫与啮齿动物监测与控制
制定常规的媒介生物监测控制计划和方案;选择适合本地、简便易行的方法进行蚊、蝇、鼠的密度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消杀灭策略;参与建筑物的规划和卫生学评价,考虑厕所、垃圾的合理配置和管理,减少孳生地和蚊蝇的孳生;倡导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公众做好媒介生物的个人防护。
(四)医院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入常态管理,恢复医院感染控制组织运转,开展常规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加强医院内传染病预防控制,严格消毒、隔离和防护制度,按相关规定处理医疗废物和医院污水;选择综合性医疗机构建立传染病病区,统一收治传染病病人;综合性医疗机构建立、恢复消毒供应室,并可对其它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强化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和防护知识的培训,并开展对传染病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
四、公共卫生与环境卫生
(一)饮用水卫生
指导和参与永久性供水水源选择、设施建设的卫生学评价;持续开展重点供水设施常规监测评估;推动居民安全饮水知识的普及。
(二)环境卫生
开展环境卫生状况评估;指导做好水源保护,生活垃圾粪便的处理,环境清理、消毒、杀虫和灭鼠工作;开展公众宣传教育,动员和指导社会力量参与环境卫生保护。
(三)食品卫生
开展灾后餐饮业、熟食加工业、安置点以及外援工作队集体食堂等重点对象的食品监测和安全风险评估;参与处置食物中毒事件处置;指导群众正确的就餐和饮食习惯。
已有账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