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2-10-20 00:00:00浏览次数:7095来源:国家卫生部作者: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夜门诊最大限度地发掘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服务潜能,使优质医疗资源在广度、深度上不断靠近患者,使医患双方的沟通交流最大程度地从白天延伸到夜里。”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院长许树强谈到推行了一年的普通门诊夜门诊服务时说。
“患者不敢奢望的,医院想到了”
不久前的一天晚上19时,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彭先生挂上了中日友好医院皮肤与性病科主任白彦萍夜门诊的号。白彦萍的诊室里灯火通明,诊室门口的座椅上零星坐着几位候诊患者。
“这是我第二次看夜门诊,没有日间门诊漫长的候诊排队,同时能够详细地与白主任交流病情。”19时35分,彭先生一脸轻松地走出诊室,想起第一次到中日友好医院看病,“早上7时排队挂号,挂完号排队候诊到10时才看上医生。当时人很多,也不好意思向医生问这问那。”
“没想到夜门诊这么便捷,而且还能这么容易看上专家。”彭先生感叹,当初他为了到北京看病可是做足了心理准备,可都没能用上,“患者不敢奢望的,人家医院先给想到了。”
2011年8月22日,中日友好医院全面启动夜间门诊和夜间医技检查服务,全院所有科室门诊和检查服务时间后延,每周一至周四开诊时间延至20时。同时,要求各出诊科室至少派一名主治医师职称以上的高年资医生出夜门诊。截至今年9月20日,该院夜门诊共接诊患者9万余人次,日平均接诊人数接近400人,最高一天夜门诊量481人。
根据该院的统计,看夜门诊的患者主要包括学生、上班族、郊区居民、外地患者及无独自看病能力的病人,其中大部分是学生、上班族。
“既然学生、上班族等人群白天没时间看病,节假日又有其他安排或者想休息,那么,没关系,我们还有夜门诊恭候。”该院副院长彭明强说。
专家门诊占夜门诊总量60%
彭明强说,为了维持夜门诊,“43个门诊科室至少每个科室有一名医生,再加上护士、医技检查人员及行政人员,每晚至少有120名职工在岗。”
目前,中日友好医院的职工总数为3000多人,白天要承担近8000人次的门诊量,如何动员本已繁忙的医护人员加班?
推行夜门诊之初,该院医务处等行政处室积极与有关临床科室进行协调和沟通,制订应急预案,并提前做好设备安装、票据领用、人员安排等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各临床、医技科室克服人手不足等困难,挑选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及以上医生出诊,许多科室主任更是主动承担起夜门诊出诊任务,力争给患者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这就在该院造就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夜门诊的出诊医生资质高,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的专家门诊占夜门诊总量的60%。
快到20时,给最后一名患者看完病,白彦萍脱下穿了一天的白大褂,脸上写满疲惫。“今晚共给30名患者看了病。”她说,当天上午她出专家门诊,下午给学生讲课,“明天上午还有专家门诊,下午准备处理科内事物”。
相隔不远的中医消化科,科主任符思仍在与患者交流。当天,符思共接诊95名患者,其中包括10名夜门诊患者。尽管累了一天,符思的声音依然洪亮,“从医近30年,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在忙碌中度过的,习惯了!”
据了解,为了配合夜门诊,该院药学部、放射诊断科、超声诊断科、病理科、检验科、病案室、采血室等医技科室也在夜间开放。血尿常规、核磁共振、B超、CT、X线检查等辅助检查,当天基本都能拿到检查结果。看完夜门诊,病人直接到门诊二楼药房就可以取药。中心治疗室的输液、注射服务也一直延长到20时。
最大限度发掘医疗服务潜能
患者需求催生了该院夜门诊,而夜门诊又是该院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的自然延续。2004年,中日友好医院在北京市率先开展“365天无假日门诊”;2005年,增加口腔科夜诊和儿科高峰季节夜间专家门诊;2006年,增加“无假日检查”;2008年,增加疑难病症患者申请跨科联合会诊……
365天每天都有门诊,势必对院内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在该院在发掘医疗资源服务潜能、优化门诊服务流程等方面下了真功夫,为搞好夜门诊提供了保障。
2010年10月,该院新建挂号大厅启用,内设有18个挂号窗口,充分发挥挂号、建卡、导诊三大功能,同时将原门诊二层的所有挂号窗口均改为交费窗口,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患者的挂号、交费排队等候时间。
2011年6月,经过改造的采血室开始运行,全自动采血叫号管理系统有效减少了患者盲目等候的时间;开展多种渠道的预约挂号,全面开通医生工作站的复诊预约和医师间互约,并将预约挂号延伸至夜门诊。“这些举措使患者便捷地看上了病,能在当晚完成的检查也肯定在当晚完成。”彭明强说,夜门诊患者数量的增加,分流了一部分白天的门诊量,减轻了日间门诊的压力。
该院急诊科主任张国强回顾一年的工作说:“夜门诊开始后,每晚20时之前的非急诊患者得到分流,急诊科医生的工作压力在夜门诊时段得到了缓解。”
对话院长许树强——夜门诊可不是形象工程
记者:您对夜门诊开展一年来作何评价?
许树强:中日友好医院开设夜门诊、夜检查不是一项简单的形象工程。开展这项工作,满足了老百姓的就医需求,既有利于改善公立医院的服务理念,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也有利于进一步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开设夜门诊改善了患者的就医感受,医院的职工为此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医院给职工的最大“福利”则是高层次的进修学习机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学习国内外同行高水平、新起点的行医经验和技术精髓,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和服务能力。
记者:医院服务时段应如何跟上患者的需求?
许树强:我们提供医疗服务的时段始终围着患者的就医需求进行调整。中日友好医院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北角,辖区面积大、人口多而结构复杂,居住的白领人群占40%以上。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和学生,因为怕耽误工作、学习,生了病往往不敢轻易请病假。医院提供夜门诊服务,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附近居民的实际困难。尤其在当前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配套体系还未健全的情况下,中日友好医院开设夜门诊不仅有其必要性,也有进一步拓展服务的空间和实力基础。
已有账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