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今天是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

免费注册

《健康66条》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素养促进  > 《健康66条》

《健康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26-30条

发布日期:2012-05-11 00:00:00浏览次数:13190来源: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作者: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健康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26-30条
 
 

        26.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

        用正确的方法洗手,能有效地防止感染及传播疾病。

        手的清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手是传染病传播过程中重要的媒介物之一。带有病原体(导致疾病的病毒和细菌等)的手可通过握手、接触扶手等途径将病原体传给他人,病原体也可通过触摸自己的眼、口、鼻,侵入体内造成感染。因此,回到家中,首先应该先洗手。

        遇到下述情况都需要洗手:吃饭服药前,接触清洁物品、搂抱婴幼儿前,便前便后;做完扫除工作之后,接触钱币之后,外出归来;去医院看病或者接触患者后,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或唾液之后,尤其是接触过传染物品后,更要经过消毒反复清洗。

        要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打开水龙头后,用流动的水;中洗手部,应该使手腕、手掌和手指充分浸湿,打上肥皂均匀涂抹,搓出皂沫,让手掌、手背、手指、指缝等都沾满,然后再反复搓揉双手及腕部。整个搓揉时间不应少于l 5秒,最后再用流动的自来水冲干净。洗手时,要注意清除容易沾染致病菌的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等部位。应将手的各个部位清洗到。如果没有自来水,也可以用勺取水浇洗。

        揩手毛巾应放置妥当,每日至少彻底清洗一次,如果能预备多条毛巾以供替换,则更为理想。在没有洗手设备的情况下,可用60%酒精的洗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洗澡能洗掉积汗和污垢,促进排汗,进而保证皮肤有效地调节体温,并有利于皮肤的“呼吸”功能;洗澡可以加快皮肤和肌肉的血液循环,使皮肤获得更多的营养,清除乳酸等,使人感到疲倦的物质和其它废物,消除人体疲劳,减轻或消除肌肉痛;略比体温高一些,温度适宜的浴水对皮肤、神经有安抚、镇静的作用,有助于止痒、止痛和缓解其它不适感。洗澡时水温保持在38C最适宜,最好不要超过40C

        无论女性还是男性,都应养成每晚唾前清洗外阴的习惯。性生活前清洗外阴,可以有效地预防妇女生殖道感染。清洗时应该用清洁的水、专用盆、毛巾。

        不应与别人共用牙刷、毛巾、剃须刀,以免造成疾病的传播。如果一个人患有皮肤病、性传播疾病或其他传染性疾病,病原体可能沾染到洗浴使用的盆、毛巾上,如果与他人共用盆、毛巾,有可能导致共用者感染这些疾病。此外,不共用毛巾、盆,还能预防沙眼、“红眼病”等接触性传染病。

         27 每天刷牙,饭后漱口。   

        龋病俗称“虫牙”或“蛀牙”,但并不是牙里真有什么“虫子”。在我国,患有龋病的患者多达4亿人以上,尤其是婴幼儿,乳牙的患龋率相当高,这大大损害了儿童的口腔健康。

        龋病的病因非常复杂。除了细菌破坏以外,经常吃糖或甜食也是重要的发病因素。在口腔里,平时就有许多能致龋的细菌。口腔里适合的温度、湿度,以及牙齿表面的沟窝和牙缝中残留的食物,都给细菌提供了生存、繁殖的良好条件。这些细菌和唾液中的营养成分,又会黏附在牙齿的表面,形成薄薄的一层“牙菌斑”。

        牙菌斑附着在牙面上,它们是些柔软而不能被水冲掉或漱掉的堆积物,是细菌集聚、生存和繁殖的场所。这种牙菌斑去除以后,在16个小时内,又可以重新形成。所以说,牙菌斑的存在是引起龋齿和其它牙周疾病的直接原因。

        预防龋病的主要方法,就是每日刷牙。最好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每次刷牙不要少于3分钟。晚上睡前的一次刷牙更为重要。

        牙刷要选用标准的。不要使用一次性的、不合标准要求的牙刷。使用牙刷后,应注意冲净,并保持干燥。一把牙刷即使刷毛弯曲不厉害,使用时间也不宜超过3个月。

        推荐成人使用的刷牙方法是:水平颤动法——要点是首先将牙刷放到位(每一次能够刷23颗牙齿),牙刷的刷毛指向根尖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与牙面呈45度角,轻轻加压后在原地水平颤动牙刷810(每次水平移动不超过1颗牙),然后再顺着牙面(上颌牙向下、下颌牙向上)刷几次。一组牙齿刷完后,将牙刷移到下一组的23颗牙齿。牙齿的咀嚼面用拉锯式的方法刷。刷牙时要保证每颗牙齿的每个面都要刷到。

        刷牙时,不要采用水平拉锯式的“横刷法”。这种方法难以刷到牙齿邻面的软垢和菌斑,还会损伤牙龈,容易造成牙颈部的楔状缺损。

        世界卫生组织一直推荐使用含氟牙膏来预防龋齿。不过生活在高氟地区的人,不需要使用含氟牙膏。因为人体吸收的氟一旦过量,会引起氟中毒,最主要的疾病就是氟斑牙和氟骨症。另外,3岁以内的儿童适合选用含氟量较低的儿童牙膏;学龄前儿童使用含氟牙膏时要控制用量,每次用量为黄豆粒大小。

        吃东西以后要认真漱口。温水含漱,能清除牙缝里的细菌和食物残渣。如果使用牙签剔牙,要选用木制的或塑料的,表面应光滑无毛刺,最好选用细一些的牙签。生长在牙缝中间的牙菌斑,是牙刷刷不到的角落。有条件的人,最好使用牙线清洁牙齿,并且每隔半年或1年去医院的口腔科进行口腔洁治(俗称洗牙)

        28.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肺结核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等都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这类疾病的病原体可随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产生的大量飞沫进入空气,当健康人吸入带病原体的空气后,病原体就随之进入人体内而导致感染。

        例如,肺结核病就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他们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

        这些患者的呼吸道内存在着含大量结核杆菌的痰液。这样的痰液在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经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飞沫。体积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体积微小的带菌飞沫飘浮在空气中,表面水分蒸发后形成微滴核,并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如果空气不流通,微滴核的颗粒在4微米以下,则可以直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未受结核菌感染的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微滴核就有可能被传染。

        患者在正常呼吸时,排出体外的微滴核数量较少,而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可以排出大量的带菌飞沫。因此,日常生活中个人都要养成不要直接面对周围人咳嗽、大声说话和打喷嚏的习惯。在咳嗽和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嘴,而且不要随地吐痰。

        29.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不吸烟者免于被动吸烟的权利。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明确指出:被动吸烟(二手烟)会造成死亡、疾病和功能丧失。目前我国人群中遭受被动吸烟危害的人数高达54亿,其中15岁以下儿童有l8亿。每年死于被动吸烟的人数超过10万。家庭、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是接触二手烟的主要地方。

        卷烟点燃时会产生极高温度(900C),这时产生的烟草烟雾中含有4 000多种化学物质,包含许多有毒有害物质,其中有60多种物质具有致癌性。

        有毒物质有一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醛、乙醇、甲烷、甲苯、氢化氰、铅、铝、锌、镁等;致癌物质有苯并芘、氯乙烯、亚硝胺、多环芳烃、亚硝基甲苯、镉、镍、钋等。

        由于二手烟雾包含很多能够迅速刺激和伤害呼吸道黏膜的化合物。即便是短暂的接触,也会产生如下后果:

        ◆ 导致健康人上呼吸道损伤,使哮喘患者发作更频繁,病情更严重。

        ◆ 增加血液黏稠度,伤害血管内膜,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增加心脏病发作的危险。

        婴幼儿尤其容易受到二手烟中毒物的侵害,因为他们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接触二手烟,使他们更有可能患婴儿猝死综合征而夭折。接触二手烟的婴幼儿,肺功能差,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并增加患中耳炎的风险。此外,使患有哮喘的孩子发病更频繁,病情更严重。二手烟也会损害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其实被动吸烟不存在所谓的“安全暴露”水平。即使吸烟人数再少,房间面积再大,也不能依靠通风技术来控制接触二手烟雾的健康风险。如果吸烟区设立在同一建筑物内,暖气、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会把烟草烟雾传送到整个建筑物中的每个角落。将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分开、净化空气或装置通风设备等,都不能够消除二手烟雾对非吸烟者的危害。只有完全无烟环境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不吸烟者的健康。吸烟不仅损害吸烟者的健康,同时也直接侵害了被动吸烟者的权利,因此制定和执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相应措施是最有效地保护人们免受被动吸烟危害的措施之一,也是对不吸烟者权利的尊重。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31定为“世界无烟日”。世界各地在无烟日前后都将针对无烟日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危害。《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已经在我国正式生效,面对3亿吸烟者,以及54亿被动吸烟者,预防被动吸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每一位吸烟者,不要当着他人的面吸烟。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勇气和责任,向吸烟者说:不要在我面前吸烟!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建无烟环境,享受健康生活!

        30.少饮酒,不酗酒。 

        在节假日、喜庆和社交等场合,饮酒是一种习俗。我国居民中有15的人经常饮酒,特别是男性中有近40%的人经常饮酒。我国居民饮酒的主要类型为白酒、啤酒、葡萄酒和其它含酒精饮料。

        酒的度数是指含酒饮料中的酒精含量,一般是指每l00毫升酒中含纯酒精的毫升数。按酒精含量可以将酒分为高度酒(40以上)、中度洒(2040之间)和低度酒。

        研究表明,葡萄酒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如白黎笋醇、原花青素等黄酮类物质以及鞣酸等具有抗氧化作用;多酚能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防止血栓形成,适量饮用对延缓衰老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适量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证实。考虑到过量饮酒所带来的各种副作用,因此,不建议任何人出于预防心脏病的考虑开始饮酒或频繁饮酒。

        经常过量饮酒会给健康带来多方面的损害。①长期过量饮酒使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的摄入量减少,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也不能满足要求;②过量饮酒可造成肠黏膜的损伤及对肝脏功能损害,从而影响几乎所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转运;③急性酒精中毒可能引起胰腺炎,造成胰腺分泌不足,影响蛋白质、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严重时还可导致酒精性营养不良;④酒精对肝脏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干扰脂类、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正常代谢,同时也影响肝脏的正常解毒功能;⑤长期过量饮酒与脂肪肝、肝静脉周围纤维化、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之间有密切相关,肝硬化死亡中有40%由酒精中毒引起;⑥过量饮酒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风险;⑦过量饮酒会导致交通等事故及暴力的增加,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定都是有害的;⑧饮酒还会增加消化道癌症和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⑨长期过量饮酒还可导致酒精依赖症、成瘾以及其它严重的健康问题。

        综合考虑过量饮酒对健康的损害作用和适量饮酒对健康可能的益处,喜欢饮酒的人,特别是喜欢饮用高度白酒的人,应该从保护健康的角度作出明智选择,自觉地限量饮酒。要做到:

        ①饮酒时最好选用低度酒,如啤酒、葡萄酒或黄酒等;②如果饮酒也要尽量少喝;③不空腹饮酒,摄入一定量食物可减少对酒精的吸收;④不劝酒;⑤饮酒时不同时饮碳酸饮料,因其能加速酒精的吸收;⑥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应戒酒;⑦不养成一醉方休或借酒浇愁的不良饮酒习惯。

        此外,酒后驾车在我国交通事故的原因中占第二位。机动车驾驶员在上路前千万不能饮酒。
分享到:

云南省健康教育所账号注册
用户名
单位
密码
确认密码

已有账号?登录

云南省健康教育所账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