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2-12-22 00:00:00浏览次数:6213来源:工人日报网络版作者: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工资偏低、压力过大、生活不规律、社会地位下滑等问题困扰着年轻的护士队伍,但他们说——
“当我们老去,也想遇上好护士”
“小明,你觉得哪里不舒服?现在帮你输液,阿姨轻轻扎针,尽量不弄疼你啊!”核对医嘱、配药、消毒、注射……身穿白色护士服的席雅君,边手脚麻利地做着准备工作,边轻声安慰着病床上的“小患者”。
20分钟情景模拟测试结束,席雅君走出全国女职工岗位创新技能大赛儿科护理项目赛场,长长舒了口气。现实工作中,她很少有机会慢条斯理做完这些程序。“不去医院,真的不知道原来病人那么多!”一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她和同事们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双脚在地板上飞奔”。
2012年全国女职工岗位创新技能大赛将临床护理、儿科护理、重症监护护理作为医疗护理类竞赛项目。据悉,这一类别在此次大赛中参赛范围最广,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约178万女职工参与,约占全国护理行业女职工总数的81.05%,覆盖到各省、市、县级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护理工作既精细专业又艰苦繁重,既琐碎平凡又高尚伟大,需要付出很多的爱心、热心、耐心,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和理解。”全总女工部负责人表示,此次比赛注重将竞赛活动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相结合,与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相结合,融入了心理关怀、人文关怀、人本化服务的理念。
对“人文关怀”,孙顺霞有着切身体会。长期在重症监护病房工作的她,将ICU解读为“I SEE YOU”,中文意思是“我看着你”。进入这类病房的病患大部分都失去了意识,从治疗、抢救、病情观察,到洗头、喂饭、翻身、清理大小便……在这个既无夸赞、亦无责骂的安静世界里,医护人员像照顾婴儿一样,24小时看护着每一个病人。
孙顺霞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为病人清理大便时的情形。她刚参加工作不久,一位病人消化道出血,大便带有强烈的腥臭味。清理到一半,她实在忍不住跑到一旁呕吐。
值夜班也是医护人员最难熬的时候,病人睡了,护士却一点瞌睡不能打,搬把椅子坐在两张病床中间,随时观察记录病人的状况。
“这就是我们职责的一部分,必须接受。”如今,孙顺霞早已适应了这样的工作节奏。她深知,医护人员任何一次错误的行动,都有可能导致一个脆弱的生命停摆;而一次及时正确的诊断、护理,也可能唤回患者的生命。
目前,我国护士数量增长处于历史上最快时期。根据2011年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1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数为224.4万人,比2005年增长了66%,我国每千人口护士数从2005年的1.06人提高到了1.66人。但与此同时,工资偏低、压力过大、生活不规律、社会地位下滑等现实问题,也困扰着年轻的护士队伍。
“虽然大多数病人都很体谅我们的辛苦,但也难免遇到对护士不尊重的病人和家属。”席雅君记得一次夜班,一个刚做完阑尾手术的病人感到腹痛,护士立即通知了值班医生检查,但病人却要求必须打电话让自己的主治医生赶回医院。“那时已是晚上11点了,病人就叉着腰站在走廊里大喊大叫,难听的话说了一箩筐……”席雅君当时心里别提多难过了。
这样的情况,孙顺霞也会遇到。由于家属每天只有半小时能够进入ICU探视,难免担心病人得不到好的照顾。甚至有家属会直接问意识不清醒的病人:“她们有没有欺负你呀,有没有打你呀?”这样的话让孙顺霞“很受伤”,但她还是会安慰病人家属:“我们会好好照顾病人,像对待我们自己的亲人一样。”
虽然遇到各种各样的误解和委屈,每当看到自己的病人康复出院,也是席雅君和孙顺霞最有成就感的时刻,“觉得自己的付出很有价值”。
据了解,我国医护比例已由2005年的1:0.97提高到2011年的1:1.25,公立三级医院更达到1:1.42,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得到好转。但相对世界其他国家1:4的水平,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三分治,七分养。服务于患者不仅要运用医疗护理知识,更需要灵巧的双手和一颗爱心。”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郭燕红表示,根据医药卫生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5年全国护士总数要达到286万人。要培育并留住优秀护理人才,不仅需要提高工资报酬,更要注重非物化的关爱。比如加大表彰、培训力度,扩充护士职业发展空间,营造尊重医疗护理人员的良好社会氛围,等等。
“当我们老去、病倒,也希望遇上好护士。”席雅君说。
编辑:许志强
(云南省健康教育所 2012.12.22 转载)
已有账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