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2-11-07 00:00:00浏览次数:6091来源:新华网作者: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新华网北京11月1日电(记者宋芳 宋东旭)第二届中美健康峰会于2012年10月31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等国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探讨了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建立公私并存的卫生系统,提升卫生绩效。
本届峰会由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三方联合举办,并得到中国卫生部、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的共同支持。来自中美两国的卫生政策制定者、医疗卫生领域的专家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官员在内的800余位代表围绕峰会主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市场竞争、职业精神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平衡是实现医疗服务提供的公平和效率的重要环节,也是很多国家制定医改政策的着眼点之一。很多国家建立了公私共存的卫生系统,并逐步完善其运转机制,以此提升卫生绩效。
新加坡:平衡国家、市场和社会力量提高医卫服务绩效
新加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质量、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高效、完备的市场管理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平衡了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力量,使得医疗卫生领域保持了有序、效率和公平。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Kai Hong Phua博士认为,要在卫生保健作为一个增长性的产业与维持专业标准及控制成本之间进行平衡,而效率、公平、可负担性、质量、可持续性等目标之间的平衡需要在医疗服务的提供、筹资、规制、职业/公众教育方面进行适当的公私合作。医疗卫生应当“平衡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的力量,需要教育、伦理和规制的实施以及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
据Kai Hong
Phua博士介绍,新加坡卫生部下面设有新加坡医务委员会,所有执业医生都受其监管,新加坡医务委员会的职能包括负责医生注册、监督强制性的继续医学教育、约束未遵循医疗伦理或进行了非专业操作的医生。该机构成员包括12名由全国执业医生选举出的代表,其中4名是来自医学院的教授,8名是由卫生部指派的医生,这些人员任期为3年。新加坡医务委员会还设有检察法庭,这是依据《医疗登记法案》设立的组织,其责任是约束医生的不良行为,目前由资深医生、法官或律师领导。检察法庭主席团由卫生部长任命,它有权吊销违规医生的执照一年,罚款最高10万美元并要求其支付最高比例达100%的诉讼费。
医师们的社团组织--新加坡医疗协会开展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帮助医生跟踪了解整个医疗卫生领域以及他们专长领域的变化,使医生能够不断充电以提供更好的服务。新加坡医疗协会医学伦理和职业精神中心也提供给医生在医学伦理、职业精神及健康法方面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其职能是领导学术训练、研讨研究,为高标准医学职业精神提供支持。大学也是参与医疗卫生体制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医学伦理中心在新加坡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方面开设了健康伦理、法学和职业精神的课程。
印度:开展政府与民间合作改善医卫服务提供能力
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印度的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和非专利药发展模式对解决本国的看病贵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他们的政府和市场在卫生体系也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健康与人口系教授Peter Berman曾任世界银行驻印度首席经济学家,他在峰会上介绍,印度的卫生体系富于多样性和多元化,非政府部门在筹资和服务提供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非政府的医疗服务在城市与农村地区、针对贫困与非贫困人口都发挥重要作用;而且,非政府力量占了医疗卫生筹资的“大头”。据世界卫生组织测算,2010年印度人均卫生费用为50-69美元,其中,政府支出约占30%,非政府约占70%,个人自付费用占非政府支出的87%。私人部门在护理、辅助医疗教育以及卫生体系供应品生产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印度医疗服务市场还有一个特点,存在着大量被称为“不达标者”的医疗服务从业人员。上世纪80年代印度政府培养了100多万名社区卫生人员。他们提供了约50%的急症治疗,并且是药品的重要流通渠道。但是由于监管能力薄弱,强大的需求以及供应不足导致现在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很多服务不达标,是不合理和不安全服务的主要来源。多数情况下他们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很难监管和控制。
针对印度医疗服务提供出现的问题,印度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政府-私人部门的合作:在艾滋病和结核控制、初级医疗保健提供方面进行公私合作;在三级医院中开展公私合作;同时在私人部门参与社会医疗保险方面也进行了尝试。
当前印度医疗卫生面临着很多挑战,如个人医疗自付比例较高且有增长趋势;公立机构在提供不同性质服务方面的激励不相容;政府监管薄弱,保险支付方能力不足;城市地区对于优质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在医疗保险和公共筹资及服务提供方面存在政策方向性矛盾。很多问题在我国医改进程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
Peter
Berman指出,面对这些挑战,需要寻求政府和市场的平衡,而印度医疗卫生的未来“将取决于政府是否能够在筹资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提高服务可及性和质量、有效发挥私人部门的参与作用以及实施更好的监管。”
我国医改需完善制度设计来平衡政府与市场作用
我国目前进行的新一轮医改,已经逐渐认识到了市场力量的重要性,正在通过制度的顶层设计逐步整合市场、政府及私人各方力量。去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以来,各地陆续出台了落实政策的具体办法,不同程度的改革尝试正在一些省份开展。不久前出台的《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在大病保险中引入商业保险……民间力量进入医疗卫生领域的政策环境可谓前所未有的宽松。
下一阶段,我国医改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以及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到2015年,要基本完成县医院的阶段性改革,积极鼓励社会办医,同时,还要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大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的改革力度。在这些改革领域,参与各方都将迎来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作用的挑战。
针对中国医疗服务竞争与监管的现状,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雷海潮提出了改革建议:“一是培育公、私两个服务和筹资市场,建立和发展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二是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公开披露信息。三是建立统一协调高效的监管体制,同时注重发挥协会和学会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并且健全相关法制。”
大会组委会主任、哈佛公共卫生学院中国项目部主任刘远立教授指出,虽然各国的文化和制度存在着差异,但在医疗卫生事业上的追求是高度一致的,即建立一个公平有效的医疗卫生系统,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控制疾病、不断改善人民健康。中国医改面临着很多挑战,非常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为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土改革策略和方案提供宝贵意见和启示。
(云南省健康教育所 2012.11.07 转载)
已有账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