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今天是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免费注册

《健康66条》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素养促进  > 《健康66条》

《健康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16-20条

发布日期:2012-03-06 00:00:00浏览次数:13027来源: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作者: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健康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16-20条
 
 
 

16.坚持正规治疗,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

        得了肺结核病并不可怕,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是可以治愈的。要树立信心,充分与医生配合,按医生制定的化疗方案规则治疗。完成规定的疗程是治愈结核病的关键。要正规接受治疗,一般经过23周后,肺结核患者的传染性就会大大降低。

        坚持按照医生要求服药是治愈的最重要条件。

        治疗肺结核主要依靠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化疗是现代最主要的结核病治疗方法,其它治疗方法都是辅助治疗。化疗的原则是早期、合理、联合、规律和全程用药。

        新发现的肺结核患者如果以前从未接受过治疗,则无论病情有多么严重,采用化疗后症状就能很快消失,疾病完全治愈。

        抗结核药的服用需要坚持68个月。在治疗期间,即使咳嗽等症状消失,也不能中断用药,一定要完成全程治疗。如果抗结核治疗中断或尚未完成,患者肺中的结核菌可以存活并繁殖,这会导致治疗失败,甚至引发耐多药结核病,这时,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可能已不再起作用。

        肺结核的治疗以不住院化疗为主。对少数伴有合并症和危急、重症肺结核患者,对抗结核药物过敏和/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可以住院治疗。患者出院后应转到结核病或定点医院继续实施严格的治疗管理,直到疗程结束。

        目前,各地的结核病防治所或指定医院的结核病科都对患者采取“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简称DOTS),也就是说患者每服一次药,都要在医生的直接观察下进行。这有助于患者按时完成治疗。有的防治单位,还对患者或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着重介绍规则服药的重要性。然后由患者的家属督导患者按时服药,完成疗程。患者千万不要听信某些广告上不负责任的宣传,不要乱用药物或随便治疗。

        原则上患者在治疗满2个月、5个月、6个月(复治患者8个月)后,应按期送痰到结核病防治中心复查,复查时应带好夜间痰和晨痰。医生将根据查痰的结果调整治疗方法。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链霉素等。化疗方案是根据病情决定的。对于慢性难治的结核病患者,在开始治疗以前需要测定痰中培养出的结核杆菌对哪些药物敏感,然后选用敏感的药物。

        服药后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找医生处理,不要自行停药。

        痰中没有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患者,可以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对结核病患者应该给予关怀和照顾,不应该歧视。结核病患者自己也要树立信心,坚持治疗,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会有助于康复。

17.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艾滋病、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和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等3种途径传播的传染病。

        艾滋病是l981年在美国首先发现并报道的,1983年发现了引起这种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感染者逐渐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造成各个系统的各种机会性感染、肿瘤等,最后导致死亡。

        乙肝的流行是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肝脏分泌消化液的功能会被损害,患者厌食油腻,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发黄、蜘蛛样红痣等,病情严重的就会死亡。

        我国是丙肝的高流行区。在一般人群中丙肝的感染率约为3%。

        人们通常经由以下途径感染上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病毒:

        1)通过性交传播: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病毒可通过性接触的方式在男性之间、男女之间传播。

        2)通过血液传播:如果输用了感染者的血液或血液制品,移植了感染者的器官或组织,皮肤和黏膜的破损伤口(包括肉眼看不见的破口)接触到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者的体液,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和剃须刀、未经彻底消毒的注射器、纹身、拔牙,或者被病毒污染的针头意外刺伤都可能造成传播。

        3)母婴传播:已感染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病毒的母亲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期间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幼儿。

        目前,还没有可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疫苗,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就成为病毒携带者并具有传染性。我国目前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实行“四免一关怀”的政策,具体内容包括:①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的抗病毒治疗药物;②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病毒检测的人员,都可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③对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及时提供免费的母婴阻断药物和婴儿检测试剂;④对艾滋病遗孤提供免费义务教育和必要的生活费用;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进行关怀和救助,反对任何歧视行为。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纳入政府补助范围给予生活补助。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治疗乙肝的特效药物。给健康人注射乙肝疫苗可以起到终生预防的效果,我国适龄儿童都可得到免费接种。乙肝携带者除不能献血、不能从事幼托和饮食服务仃业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要定期去医院检查。

        艾滋病和乙肝、丙肝只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途径传播,不会通过空气、水或食物传播,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也不会通过一般社交中的接吻、拥抱、咳嗽和蚊虫叮咬等方式传播。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乙肝、丙肝患者或感染者进行一般接触,不会被感染。

        为了避免感染他人,艾滋病、乙肝、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也应特别注意,不要让自己的血液(如外伤出血和月经血)、唾液和其它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本人所用剃须刀、牙刷、盥洗用品,不要与他人互相借用。

18.蚊虫、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蚊子、苍蝇、蟑螂和老鼠等不仅骚扰人们休息,而且能传播疾病,所以被称为“四害”。

        鼠疫就是由老鼠、旱獭等动物传播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老鼠等动物患鼠疫后,如果跳蚤叮咬了鼠疫病鼠,再去咬人,就有可能将鼠疫传播给人。目前,鼠疫的流行已经得到较好的控制,但是在西北、西南等地区动物之间传播的鼠间鼠疫仍有发生,所以对鼠疫不能麻痹大意。链霉素等抗生素是治疗鼠疫的主要药物。预防鼠疫主要的措施是发现病鼠后要及时报告,封锁疫区,隔离患者并惊醒治疗等。

        老鼠还是流行性出血热(乙类传染病)的传染源。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往往接触过感染鼠的粪尿,或曾在感染鼠经常活动的地方进行过生产劳动。患病后的典型症状有“三痛”(头痛、眼眶痛和腰痛),“三红”(面红、颈红和胸红)。发现疫情要及时报告,患者要积极治疗。

        老鼠也是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的重要传染源。钩体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衣种微生物——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钩体可感染猪和老鼠等动物。受染猪或鼠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钩体,人们在抗洪救灾或抢割水稻的过程中难免会接触疫水,钩体就在这时穿过人体有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体内。钩体病一般发生在78月。

        蚊子可以传播乙型脑炎(乙脑)、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病。

        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蚊子叮咬传播,流行于夏、秋季,多发生在南方地区,患者多为10岁以下的儿童。病死率相当高。预防接种可以有效地预防。

        疟疾是一种流行快、反复性大的常见寄生虫病,流行遍及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流行最为严重。每年有4亿人患疟疾。在我国疟疾多分布在南方。病原体是疟原虫,雌蚊吸食疟疾患者的血液后疟原虫在它体内发育,蚊子再叮咬其他人时,疟原虫就随着它的唾液注入人体。预防疟疾的主要方法是灭蚊、治疗患者和无症状带虫者,用蚊帐、驱蚊剂等防蚊,也可以服药预防。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蚊子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至今,东南亚地区的发病率仍然较高。2002年,我国的香港和台湾等曾有流行。症状是发热、骨和关节剧烈疼痛。预防的主要方法是防蚊灭蚊。

        苍蝇、蟑螂可以传播肠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沙门氏菌病等。

        防制四害的综合措施包括净化环境、消除或控制四害孳生地以及直接诱杀灭四害等。易招引或孳生四海的行业和场所,应有完善的防范杀灭措施。吃剩的饭菜、瓜果要加盖防蝇罩。要积极杀灭苍蝇、蟑螂。提倡使用纱门、纱窗、蚊香、蚊帐等防止蚊子叮咬。目前家用杀虫剂以气雾剂为主,其中的添加剂,如甲苯等溶剂,以及低沸点的气雾载体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健康也有间接危害。

        使用家用喷雾剂的时候,要注意掌握适当的剂量。一般l5平方米的房间,喷34秒钟就能达到需要的喷量。使用时,先在空中喷一下,然后再在害虫容易隐蔽栖息的角落里喷洒。要学会将三四秒钟的喷量,合理分配在空间及害虫隐蔽的角落。喷洒后离开房间,关闭门窗;进入后应先开窗通风。不要认为喷得越多效果就好。过量喷洒不仅浪费药液,而且还会污染环境。

        灭鼠的方法很多。物理捕杀包括采用笼(鼠笼)、夹(鼠夹)、压(石板压)、扣(金属面盆倒扣)、淹(水缸翻板淹)、翻(翻草堆)等方法捕杀。也可使用药物诱杀。使用灭鼠药必须选用安全、高效的抗凝血杀鼠剂和肉毒毒素灭鼠剂,如“大隆”、“溴敌隆”、“敌鼠钠盐”、“杀鼠迷”、“杀鼠灵“、“杀他丈”和C型、D型肉毒毒素等。在室内,毒饵可沿墙根放置,或投放在鼠洞口和鼠类活动场所。每20平方米放34堆。慢性药毒饵每堆l520,投饵次日,根据前一晚的消耗量进行补充,连投710天。注意不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毒鼠强”、“氟乙酰胺”等剧毒鼠药。

19.异常肿块、腔肠出血、体重减轻是癌症重要的早期警报信号。

        癌症(恶性肿瘤)是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癌症已经不再是“不治之症”。大约有l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而痊愈;还有13的癌症,通过治疗可以减轻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采纳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癌症发生。合理膳食可以预防乳腺癌、结肠癌、食管癌和胃癌。不吸烟(不吸二手烟)可以预防肺癌、口腔癌、胃癌、胰腺癌、喉癌、膀胱癌、肾癌、白血病、肝癌等多种癌症。改变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减少精神压力和心理紧张,对预防各类癌症都有重要意义。

        癌症的发生是引发癌症的许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通常持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引起癌症发生的因素主要有化学致癌因素、物理致癌因素和病毒感染等,癌症的发生与遗传、免疫、年龄等也密切相关。

        许多癌症与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关。例如:子宫颈癌是由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引发的;人类乳头瘤病毒还可导致肛门癌、外生殖器癌和口腔癌;幽门螺杆菌引发的胃癌在我国非常普遍;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都会使患肝癌地可能性增加20倍以上。积极预防和治疗乙型肝炎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和幽门螺杆菌等感染,可以减少相关癌症的发生。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癌症治疗水平的关键。

        有鼻咽癌、乳腺癌、胃癌、大肠癌、肺癌、食管癌、子宫颈癌、恶性黑色素瘤等癌症家族史的人;患有胃息肉、慢性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肝硬化、慢性肝炎等疾病者;长期吸烟者;有频繁婚外性行为者等,要特别注意预防癌症,应当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高度重视癌症早期的危险信号,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癌症。可以自我观察或者感觉到的癌症早期危险信号主要有:

        1)异常肿块:乳腺、颈部、皮肤和舌等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经久不消或逐渐增大的肿块。

        2)疣痣增大: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变浅,迅速增大、脱毛、瘙痒、渗液、溃烂等。特别是在足底、足趾等经常摩擦的部位。

        3)异常感觉:吞咽食物的哽咽感、胸骨后闷胀不适、疼痛、食管内异物感。以上症状进行性加重时,应及时就医。

        4)溃疡不愈:皮肤或黏膜经久不愈的溃疡,有鳞屑、出血和结痂等。

        5)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进食后上腹闷胀,并逐渐消瘦、贫血等。

        6)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大便变形,带血或黏液。

        7)呼吸系统: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8)听部和鼻咽部:耳呜,听力减退,鼻出血、鼻咽分泌物带血和头痛。

        9)妇科:月经期外或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10)泌尿系统: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11)不明原因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如果自我检查、观察发现自己身体存在着上述的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确诊患了癌症,要在正规医院接受规范化治疗。要相信医生提出的治疗方案并且积极配合治疗。不要多头求医,更不要听信游医和广告。

        癌症综合康复治疗非常重要。癌症的综合康复治疗是指:癌症患者在医院接受完成了规范治疗出院后,还需要将西医、中医、心理、营养和体能锻炼等多种方法,科学地综合运用于康复治疗中,调整心理状态、改善生理机能。乐观的心态、平衡的膳食、适当的锻炼、合理的用药、定期地复查是癌症患者康复的5项基本原则。

20.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急救最基本的目的,就是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对患者的生命来说,最严重的威胁是呼吸、心跳的骤停。

        心肺复苏,是最重要、最普及的急救技能,主要用于心脏性猝死等危重急症以及触电、淹溺、急性中毒、创伤等意外事件造成的心跳、呼吸骤停。

        如果能在心跳、呼吸停止4分钟内,立即在现场给予有效、正确的抢救,则患者的存活率可高达50%;而如果在心脏骤停10分钟后再开始抢救,即使医生再高明、医疗急救设备再先进,抢救也几乎无效。

        如果患者神志不清、面色灰白、口唇青紫,既摸不到脉搏,也听不到心跳、呼吸的声音,并且瞳孔散大,就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包括如下步骤:

        (1)保持呼吸道畅

        即“开放气道”。使患者平卧,迅速清理其口、鼻内的呕吐物、分泌物、痰液、血块或泥沙、假牙等;松开衣领,使患者的头部充分后仰,这样可以打开气道,使呼吸道处处于平顺畅通状态,气体容易进出。不要为了使患者“舒服”,而在他的头下垫上枕头。

        “开放气道”的方法是:一只手放在患者的额头上往下压,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患者的下巴(下颌骨)上往上举,使患者的头部后仰,气道得以打开。注意不要把手或胳膊放在患者的脖子上。

        2)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后,立即施用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救护人用自己的嘴,紧密地包严患者的嘴,然后对着患者的嘴吹气,使患者被动地进行呼吸,从而达到“肺复苏”。

        具体方法是:救护人首先打开患者的气道,深吸一口气.然后紧密地对着患者的嘴(不要漏气)吹进,同时用放在患者额头上的拇指和示指捏紧患者的鼻孔,以免气体由此漏出。吹气时,可将一块简易呼吸面膜或薄手绢、纱布垫隔于救护人和患者的嘴之间。

        吹气力量的大小,以一口气吹进去能见到患者的胸部略有气后略见患者胸部隆起为度,如果吹气后不见胸部隆起,则可能是气道阻塞或吹气力量过小。吹入气后,救护人将嘴离开患者的嘴部,深吸~口气,然后再吹气,每分钟吹l215次。

        3)胸外心脏按压术

        无论心脏骤停的原因是什么,都需要进行心脏按压术。

        具体方法是:患者平卧在木板床上(或地板上),或背部垫上木板;救护人站在(或跪在)患者的一侧。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的中下段(相当于两乳头连线的正中间),另一手掌重叠放在这只手背上,帮助加压;双手重叠,并借助救护人员体重的力量,进行有节奏的冲击性按压,使患者的胸廓下陷35厘米。在最大压缩位置上停留半秒钟,然后突然放松毫压力,但双手并不离开胸骨部位;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按压90100次。

        心脏按压与口对口吹气,两者必须协调进行。一般是每吹一口气,再按压心脏5次。如果现场抢救人员只有一个人,则可以先吹两口气,然后做1530次心脏按压。

        如果心脏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进行了30分钟,患者仍然无反应,则现场抢救可以停止。

        (4)胸外叩击法及自动体外心脏除颤术

        如果发生心脏骤停前的瞬间出现心室纤颤性颤动(简称心室纤颤,一般持续数分钟),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心脏骤停相同(仅在心电图形上有差异)。救护人应立即将手握成空心拳头,在患者的胸部正中处(胸骨下12),用力叩击12次,心跳有可能恢复,如果叩击无效,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1990年代以来,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已在公众场合逐渐推广使用。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能有效地消除心室纤颤,使心脏猝死的救治存活率大大提高,而且经过培训的民众都可以使用。一些国际机场(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重要公共场所(如故宫)已配置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
分享到:

云南省健康教育所账号注册
用户名
单位
密码
确认密码

已有账号?登录

云南省健康教育所账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